每天都會遇到挫折, 教會孩子如何克服困難, 是做傢長的職責
全文共1588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不經歷風雨,豈能見彩虹,誰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這首歌想必大傢都耳熟能詳,人生起起落落,每一天都要面對許多。
有人高興,有人失望,但不管如何,人總要有勇氣去面對,如果在人生的坎坷中,就放棄瞭美好的人生,那就會變得焦躁不安,無法自拔。

耐力就如同一個人的酒量,有的人是天生的好酒,有的人卻是怎麼喝都喝不下去,而更多的人則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漸的控制住瞭自己的酒量。
因此,兒童的耐受性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但是他必須有自己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他會很好地適應挫折。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太年輕,經歷瞭這些挫折,就會錯過自己的童年,等到瞭這個年紀,他自然會表現的很好,如果太早的幹預,隻會讓孩子承受更大的壓力。

每個人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千奇百怪,再加上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等他們長大瞭,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
那些不能承受挫折的兒童
有的孩子對挫折有著天然的抵抗力,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無法把他們嚇倒,哪怕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也會不畏艱難,然而有的孩子,或許是因為身體孱弱,或許是因為一出生就被寵壞瞭,所以他們已經沒有瞭面對挫折的勇氣。
第一類,從小嬌生慣養的小孩
從小到大,他們都是被寵壞瞭,什麼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去做,父母會幫他們解決,這就造成瞭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問題。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處理好眼前的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後退、求助。這種孩子,經不起失敗的打擊,就像是一座大山,讓人難以呼吸。

第二種,沒有毅力的小孩
沒有毅力的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往往會承受不住,隻是一次嘗試,就會耗盡所有的力氣,就像是被榨幹瞭一般,再也不想再來一次。
第三類:缺乏信心的兒童
缺乏信心的兒童常常難以經受挫折,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智商和能力已經達到瞭極限,沒有勇氣去克服。對自己的不信任,如果再次遭遇挫折,很可能會讓他一蹶不振。

受不瞭挫折的小孩會受到什麼影響?
那些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兒童,往往會有三個方面的後果,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影響一,被困難嚇倒,做起事來膽怯
一些平時遇到的問題,或許微不足道,但面對挫折的時候,就像是泰山壓頂,一旦失敗,就會變得畏首畏尾,畏首畏尾。
影響二:缺乏動力,容易中途放棄
缺乏毅力的孩子,往往缺乏上進心,缺乏堅強的意志,對自己的能力也不是很清楚,很容易在事情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會放棄,失去繼續前進的動力。

影響三:容易陷入自卑感
抵抗力低的兒童,會對自己缺乏信心,覺得別人的能力都比自己好,這種心態會讓他們很容易產生自卑感。
當一個孩子有瞭一種自卑的心態,他就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差,這對他的工作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
如何使兒童在挫折面前有好的表現
一些父母,為瞭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好的應對各種挫折,有的則是順其自然,看看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變得更加的脆弱。
首先,適度地給孩子造成一些困難
父母可以試著給他們的孩子制造一些小的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一旦他們嘗到瞭成功的甜頭,那麼他們就會變得更加的有信心。

其次,讓孩子有機會獨立地解決問題
當一個孩子有瞭問題,父母就會第一時間去幫助他,父母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愛,更是因為他的成長。
明智的父母應該讓他們有機會自己去解決問題,並鼓勵他們自己去做,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耐受性。
再者,過程中要給孩子以鼓勵,並且確認他們的努力
當孩子有瞭長足的進步時,父母就不能吝惜恭維,要多說幾句好話。

小彤說教育寄言:
不管父母對子女的將來作瞭怎樣的打算,都要培養出優良的品格,不管多麼富裕的傢庭,都要培養他們的正確觀念。
如果你的孩子太過脆弱,那麼你再去幫他,就太遲瞭,做父母的,隻能陪著你的孩子一段路,人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要怎麼做,這是父母在孩子心中種下的一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