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建國前夕選舉, 偉人差一票沒有全票當選, 是誰沒有投他的票
“志奇兄,請你幫我向美方帶個話,中方不是故意與美國交惡,還請美國‘手下留情’!”
張東蓀言語中滿是誠懇,王志奇卻露出得意的微笑,他虛情假意地說:

“我定會如實傳達。”
王志奇是美國派來的間諜,為瞭套取情報,故意接近張東蓀,還放出虛假消息,聲稱美國要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可把張東蓀愁壞瞭,他一心想要保傢衛國,害怕中國卷入戰爭,第一時間向美方低頭示好,試圖用這種方式“保衛”祖國安危。
張東蓀這人很有意思,他本人是愛國的,但比較喜歡走中間路,是傳說中的第三種人。
他在反對國民黨專制統治的同時也對我黨社會制度提出質疑,一直想要建立一個不一樣的社會主義國傢。
新中國成立後主席日理萬機,張東蓀也開始“忙碌”起來,他雖具有勃勃野心,但自身能力還不足以配得上野心,說的直白點就是不自量力。

他始終不能理解新中國為何要出臺“親蘇反美”政策,目光短淺的他理所當然認為中國若想發展,必須要與“超級大國”美國交好。
新中國成立前期,張東蓀抵達西柏坡,見到毛主席後迫不及待發表感想,他的意思是既不親蘇也不得罪美國,主張走中間路線。
毛主席曾對這一政治主張提出過批評,張東蓀卻不以為然,他選擇繼續用自己的方式“保傢衛國”。
抗美援朝戰爭號角還未吹響時,張東蓀不假思索,直接將志願軍出兵日期、我軍在軍事方面的資金投入以及收入來源一一匯報給王志奇,迫切向美方表決心。
泄密原因很簡單,他認為憑借中方軍事實力不足以與美軍對抗,便提前向美國打好招呼,就算戰爭失敗瞭,美軍也不會把事做得太絕,當然,這都是他的一廂情願。

張東蓀口口聲聲表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瞭中國,若中國人都像他一般慫,靠出賣國傢機密救中國,這個國傢才算真的沒有救瞭。
王志奇是美軍間諜,將中國機密告訴他無異於自掘墳墓。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很快,中方就發現瞭張東蓀的所作所為,此事事關重大,公安機關立即對王志奇實施逮捕。
張東蓀泄密後,黨和領導緊急召開會議,為確保安全起見,中央命令所有志願軍提前到達戰場,因時間倉促,戰士們根本來不及準備,個個身著單衣上戰場。
第九兵團去的又是長津湖,1950年的冬天出奇的冷,氣溫一度達到零下四十多度,無數戰士被凍死餓死,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張東蓀。
張東蓀泄密一事很快傳開,東窗事發後所有人開始聲討他,有人罵他“走狗”,有人罵他“漢奸”,更有人提議處以死刑。
張東蓀變成瞭千古罪人,所有人都覺得他罪該萬死。

主席知曉此事後說瞭一句話:“就按照人民內部矛盾去處理,把他養起來。”
此後,張東蓀徹底退出政治舞臺,提前過上退休生活,整日在傢無所事事,實在無聊就養養花看看書,修身養性。
毛主席簡簡單單一句話救瞭他一命,如若不然,就算死罪難免恐怕也活罪難逃。
其實早在張東蓀變成叛國賊之前就曾公然表現出反骨,比如反對主席當主席!
那是1949年第一屆政協會議的最後一天,各大代表齊聚中南海懷仁堂,大廳內人山人海,這天將要選舉人民主席和副主席。
投票結束後,工作人員開始計票,臺下代表則認為此舉純屬多餘,大傢都認為主席會全票當選。
後臺人員統計完票數後面面相覷,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說:

“都別著急,咱們應該是數錯瞭,再數一遍。”
可大傢數來數去還是那個結果,575票。
這可把工作人員愁壞瞭,會議還未開始前,大傢夥早已達成共識,沒有人比毛主席更適合當最高領導人,全票通過本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今有576名代表參加投票,卻隻有575人將票投給主席,事情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為穩妥起見,工作人員連忙將這件事情報告到總理那裡。
“確定數清楚瞭嗎?派人到大廳裡找找,看看是不是落下瞭某位代表的選票。”
周總理皺著眉頭說。統計票數的員工也有些著急:

“總理,我們都已經數瞭好幾遍瞭,剛才派人到大廳裡找瞭好幾圈,不管怎麼數始終差一票。”
周總理好似想到瞭什麼,對工作人員說:“你幫我把主席身邊的警衛員喊過來。”
“剛剛主席是不是沒有給自己投票呀?”
周總理詢問警衛員,若對方能點頭說“是的”該有多好?這樣也就真相大白瞭,得知主席也給自己投瞭贊成票,工作人員包括周總理在內全部愣在原地,大傢不知該怎樣公佈這一選票,無奈之下,周總理隻得向毛主席請示。
總理的意思是忽略那張票,對外宣稱主席全票當選,主席聽說這件事情後委婉拒絕瞭此建議。
毛主席說:
“大傢不要著急,這種事情很正常,別人既然有投我的權利,自然也有不選擇我的權利,咱們要尊重人民的選擇。請工作人員如實公佈我的票數,雖然缺瞭一票,但這恰恰能證明咱們的選舉是公平公正的。”

這番話徹底將格局打開,在場人員無不感嘆偉人的偉大,不愧是偉人,思想和境界總是超凡脫俗。
工作人員整理好投票結果後將其送到臺上,主持人鄭重宣佈,毛澤東當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話音剛落,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大傢都在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這一結果的認可,掌聲此起彼伏,始終未間斷。
毛主席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是偉大領袖,最高領導人一職非他莫屬。
僅用掌聲無法表達當下心境,各大代表紛紛起身鼓掌,以表崇高敬意。
張東蓀也隨大傢夥站起來,鼓掌慶祝這一喜事,害怕被人發現,他將未投出去的選票塞進衣服口袋裡,而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為主席鼓掌叫好。

沒錯,他就是那位沒有給主席投票的人。他本身就不贊成主席的執政理念,再加上主席曾對他的政治思想提出過批評,因此才會放棄投票。
既然張東蓀做瞭這麼多對國傢不利的事情,為何會收到全國政協會議的“邀請函”,又為何會獲得投票權?
凡事都有兩面性,新中國成立後張東蓀確實做瞭許多糊塗事,但反觀抗日戰爭時期,他也曾為祖國立下過汗馬功勞。
勸傅作義投降,和平解放北平,是張東蓀一生中最大的功績。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不想著怎樣打倒日軍反而大肆屠殺我黨人士,弄得大傢人心惶惶,社會秩序陷入一片混亂,老百姓們更是敢怒不敢言。
就在這萬分緊急關頭,張東蓀站瞭出來,他持續抨擊國民黨反動派,適時提出國共兩黨統一戰線的想法,還專門為此事發表大量文章,這個舉動成功引起我黨領導註意。

周總理十分欣賞他,還專門抽出時間與他見面,那次談話十分愉快,就在即將分別之際,他堅定地說:
“身為中國人,我有義務保護祖國。在這民族危亡之際,如果國傢需要我,我必定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
周總理非常欣慰,臨走前拍瞭拍他的肩膀,誇他是深明大義之人。
此後,張東蓀確實說到做到,一直在為抗日事業貢獻自身力量。
他無時無刻都在籌集捐款、囤積物資,並源源不斷將這些物品運往戰場,不讓戰士們有任何後顧之憂。
他是一個文人,雖然沒有上戰場的機會,卻也會盡自己所能向身邊每一個人宣傳抗日救國思想,試圖激發大傢夥的民族意識,激起人民群眾挽救祖國的信念與決心。
日軍占領燕京大學後將他逮捕,逼迫他背叛祖國。
張東蓀堅定不移,稱自己永遠不會做中國人的走狗,勢必與中國同生共死。

盡管身心遭受嚴重摧殘,卻不肯向日軍低頭。
後來雖被他人保釋出獄,卻依然沒有人身自由,他與日軍簽下協議,保證出獄後不會離開北平,接下來的日子裡一直被日本人監視,長達三年的時間始終處於軟禁狀態。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東蓀才得以擺脫日軍控制,重獲新生。他搖身一變成為民盟領導者,此後的日子裡不斷探索,試圖在我黨與國民黨之間找到第三條道路。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黨領導找到他,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勸傅作義歸降。
當年為瞭讓傅作義投降,黨和領導想盡一切辦法,就連傅作義女兒也親自上陣,勸父親加入我黨陣營。
隻可惜傅作義始終拿不定主意,一直猶豫不決,這場談判隻得無疾而終,為瞭達成這一目標,我黨領導找到民盟領導張東蓀,請他出面勸說。

張東蓀深知這一任務的重要性,為瞭盡快解放北平,他立即找到傅作義,苦口婆心勸對方投降,張東蓀說:
“能和平解決的事情又何必用武器代替,這不是多此一舉嗎?戰爭不是兒戲,不能讓戰火毀滅古都燦爛文明......”
張東蓀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終將傅作義感化,傅作義決定接受我黨領導提出的和平方案。
這件事使張東蓀名聲大噪,他毫不謙虛,還專門寫瞭一篇《花瓶與老鼠》表彰自己,並拿到燕京大學禮堂演講。
“桌子上有個精美的花瓶,瓶子裡跑進去一隻老鼠。老鼠是可惡的,人人都想消滅它,可它卻躲在瓶子裡不出來,總不能為瞭消滅老鼠把花瓶打碎吧?
咱們的目的是既要消滅老鼠又不能打碎花瓶,北平是那花瓶,傅作義是那老鼠,為瞭取得兩全其美的結局,和談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花瓶和老鼠》自發表後備受追捧,還有不少人自發寫詩、寫文章贊揚張東蓀的功績。

毛主席也曾就這件事誇贊過張東蓀,那日,主席正在頤和園開會,不知怎的突然來瞭這麼一句:“北平能夠和平解放,張東蓀功不可沒。”
能被主席點名,可見張東蓀是有實力的。
但紙上談兵終覺淺,張東蓀最大的問題在於隻會紙上談兵。
他早年去日本留學時接觸到許多新鮮事物,回國後一直想把這種新思想帶給大傢,他理所當然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主要在於老百姓思想愚昧,根本不考慮當下國情,為瞭改變現狀,他開始印雜志、辦報刊,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拯救當時的中國。
很顯然,這樣的方法行不通,他所宣傳的思想也早已被時代淘汰。
不僅如此,但凡是他看不順眼的事情都要發表評論,從不害怕得罪人。就比如軍閥混戰時期,張東蓀既看不慣袁世凱盜取辛亥革命果實,又不看好國民黨發起的種種革命。
他在抨擊北洋政府以及國民黨的同時,也在背地裡加快步伐,努力找尋適合自己的“第三條道路”,隻可惜,至今也未能找到。

張東蓀空有理想抱負卻缺少實戰經驗,隻知道抨擊別人,殊不知自己也是探索道路上的失敗者。
他勸傅作義投降,是解放北平的第一功臣,若按照此勢頭發展下去應該是人人愛戴的民族英雄,結果卻變成千古罪人,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他目光短淺,看不清國際形勢,才會淪落至如此結局。
張東蓀以民盟中央常委身份參加政協會議時一直抱有僥幸心理,妄想替代主席,成為新一代偉人。
他堅決不為主席投票,用這種方式捍衛那可憐的自尊心,刷微薄的存在感,這種行為本就好笑。
若真能如他所願,他又會拿出何種方針維護新中國的長治久安?難道是“親美懼美”?
別鬧瞭,於張東蓀而言,在傢養養花、看看書就挺好的,他還真不是治國那塊料!
聲明: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侵犯瞭您的合法權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