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傢樂火瞭 鄉村遊旺瞭! 湘橋區社光村打造多功能現代生態農業旅遊產業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佈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潮州市湘橋區橋東街道社光村憑借獨到的鄉村旅遊探索模式成為廣東省唯一上榜的“農傢樂特色村”。

社光村美食街約200米,擁有特色美食店鋪100多傢。受訪者供圖
截至目前,社光村已獲得“全國基層治理示范村”“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等國傢級榮譽稱號,以及“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廣東省文明村鎮”“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廣東省傢庭文明建設示范點”“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省級榮譽稱號。
近年來,社光村積極開展村居美化亮化、鄉風文明建設,讓更多村民“走出來”“樂起來”;同時,不斷探索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盤活土地資源,建設農業旅遊觀光園,發展農傢樂等產業,打造集生態旅遊、休閑度假、農業體驗、產教結合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生態農業旅遊產業。
強機制
以評比促進村居環境改善
走進社光村,村道平坦幹凈,幾乎傢傢戶戶“門前有綠”,文明標語也是隨處可見。
打造美麗休閑鄉村,良好的村容村貌是重要前提。全面實施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定時定點上門收取垃圾,實現垃圾不落地目標;優化提升村內景觀池,通過引“韓”入村、雨污分流、增設綠化、優化配套、鋪設沿池步道磚、規劃停車線、設置休閑石椅、架設照明路燈等舉措,有效改善周邊環境……
近年來,社光村積極開展村居美化亮化、鄉風文明建設,以打造“美麗社光”“幸福社光”為目標,不斷改善人居環境,鼓勵村民參與文明創建活動,提升文明創建水平,全面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成功實現從過去的臟亂差落後村到鄰近村民都慕名而來的“網紅村”的完美蝶變。
這其中,社光村在管理實踐中總結經驗,制定瞭“星級衛生文明戶”評比機制,並制定詳細的獎懲細則。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全村500多戶都評上五星級衛生文明戶。”社光村黨總支部書記陳金中說,該項機制由村“兩委”及村民代表、黨員幹部等組成考評組,每個月進行一次片區督查,每季度進行一次抽查,對全村住戶的創衛情況進行動態管理。通過年度考核獲得五星級、四星級衛生文明戶的村民傢庭,可分別獲得1000元和500元的獎勵,並獲授獎牌;而有亂堆垃圾行為者,則會被給予警告或罰款。
被評為五星級衛生文明戶的村民何妙琴說,這項機制實施後,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村容村貌也發生大變化。“傢傢戶戶都將屋裡屋外打掃得幹幹凈凈,還在周邊種上些花草,既增添傢庭樂趣,又美化瞭環境。”
如今,五星級、四星級衛生文明戶逐漸增加。今年1月15日,在社光村舉行的“攜手共建新社光感恩奮進新征程”主題活動上,共有14傢五星級衛生文明戶、63傢四星級衛生文明戶獲得表彰。
“我要爭取明年再被評為五星級衛生文明戶。”領到“社光村五星級衛生文明戶”獎牌的村民丁仰薑下決心,將繼續做好“門前三包”和村居衛生工作,同時當好“宣傳員”,帶動村民一起做好衛生工作。
做總量
以傳統美食激活特色產業
聯合企業在村新建“社光村魚肉菜綜合市場”,著力打響“社光竹筍”“社光芥藍”等品牌;引進老字號企業“包記姑父蘇香腐”進村發展;鼓勵村民及外來企業進駐工業土地區域發展,建設社光美食街;聯合高級技工學校潮菜烹飪專業,打造鄉村創業就業基地……
在開展環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時,社光村不斷激活本村傳統特色產業,打造特色旅遊產業。
截至目前,社光村共有休閑農業經營主體251個。其中,農傢樂7個、休閑農園(農莊)4個、鄉村民宿15個,經營夜間項目225個;年接待遊客13萬人次,其中夜間接待8萬人次。
來到社光村美食街,牛肉粿條面湯、牛肉火鍋等美食香味撲鼻而來。這條約200米的美食街,擁有特色美食店鋪100多傢,主要經營潮州各式傳統美食,是社光村及其周邊鄉村農副產品銷售和推廣的有效窗口。
據介紹,社光村美食街建設時間為2017年10月。在此之前,美食街建設地之前是一企業器材、雜物堆放地。附近人員聚集較為密集,逐漸自發形成以街代市的現象。為避免影響交通,進一步推進市容市貌環境衛生整治以及服務周邊群眾和學校學生的需求,2018年5月,社光村聯合該企業投入資金780萬元建立美食街。
臨近中午,張廣源開的全竹宴農傢樂開始熱鬧起來。隻見店員使用竹炭燒制新鮮竹筒,讓濃鬱的竹香滲入食材。這是社光村的特色美食全竹宴。2020年來,張廣源發現鄉村旅遊產業深受市民喜愛,為此,他結合自己的廚藝特色,在社光村開瞭這傢全竹宴。
“創辦以來,我們的農傢樂深受市民遊客喜愛,生活越過越紅火。”張廣源稱,盡管因疫情影響美食街人流量有所減少,但每到周末和節假日,這裡也是集休閑、消費等功能的鬧市一角。
此外,社光村還依托保護良好的民居古建築群,在北溪沿溪一帶古民居群開辟鄉土風情民俗客棧區。“現今該項目尚處於規劃設計和初步發展階段,初步建成鄉村民居客棧樣品5間。”陳金中表示,社光村民宿以潮州古民居建築為特色,保留潮州民居佈局設計,還原地方傳統生活習俗,讓留宿於此的遊客感受原汁原味的潮州風情。
盤存量
共享農場喚醒沉睡土地
“媽媽,這裡面種的是芥蘭對不對?”“奶奶,我看見七星瓢蟲瞭。”在社光共享農場,遊客們在菜園小路間遊玩嬉戲。小路兩側,是一塊塊被柵欄規整得井然有序的菜地。每個小菜園裡種著各式應季蔬果,角落豎著一塊承租者的簡略信息。

今年9月,社光村聯合第三方企業打造社光共享農場,目前多數菜園已被認租。
事實上,這處社光共享農場共有10餘畝,在此之前一直處於撂荒狀態。陳金中介紹,社光村距裡潮州古城區約4公裡,是全市距離古城區最近的農業鄉村,自然環境優越。近年來,隨著潮州城市旅遊業快速發展,社光村鄉村旅遊與潮州各大景區之間輻射聯動效果明顯,在發展鄉村旅遊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盤活資源,帶動更多人員流動,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今年9月,社光村聯合第三方企業正式開發建設,截至目前工作已完成,多數菜園已被認租。認租者可以自己享用收獲的蔬菜,也可以放置在農產品展銷區,附上價格進行售賣。
“我們計劃將它打造成集共享菜園、共享團建、農業勞動實踐、蔬果采摘、田園休閑、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平臺,開設一系列田園休閑活動。”陳金中說,這些菜園,無論是村民還是遊客,隻要付相應費用,都可以在此認租。針對服務人群,共享菜園還提供瞭自種模式和托管模式兩種認租方式。如果認租者距離社光村較遠,則可選擇托管模式認租,由經營企業負責種植與打理菜園,菜園所有收益歸認租者所有。

學生到菜園進行生活與勞動實踐。
如今,每到周末和節假日,社光村共享農場便會吸引市區周邊居民前來遊玩。高峰時期,一天需要接待2000多人次,平常工作日則維持著約200人流量。在一塊菜園旁,興趣班老師蔡銀萍說正帶著自己的學生前來菜園進行生活與勞動實踐。此前,她通過互聯網瞭解到社光村新打造瞭共享菜園,被該處環境吸引,便帶著學生前來。“今天主要目的是希望小朋友們能親身感受自然風光,小朋友們下地采摘蔬菜也樂在其中,這些真實的農傢菜園環境,是在教室裡體驗不到的。”蔡銀萍說。
陳金中表示,社光村將通過引導、鼓勵村民開設特色鄉村觀光體驗旅遊產品,探索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並與各大景點建立聯動合作機制,打造“潮州古城後花園”的鄉村旅遊品牌。
[來源]南方日報
[文/圖]董志豪(除署名外)
[作者]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