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姐炫耀3萬件舊衣被群嘲, 網友: 你傢連衣服都有大房子嗎?
卡戴珊傢作為娛樂圈的大瓜田,真是從來沒讓大傢失望過。
最近,金姐因為炫耀自己的3萬件奢侈品舊衣又被網友群嘲瞭。

事情還要從金姐的真人秀說起。
金姐在《卡戴珊傢族》裡表示:自從和侃爺分手後,就感覺自己的時尚靈感要覺醒瞭,甚至還開啟瞭“重新發現自己時尚感”之旅。

至於怎麼發現新的時尚感呢?
簡單來說就是,反思過去的醜穿搭,然後整理衣帽間把它們全都扔掉!

不過一般人理解的衣帽間,應該就是傢裡得一個儲物間吧。
然而金姐的衣帽間是這樣的

好傢夥!這是誰看瞭都要直呼好傢夥的程度吧!
大人在看到金姐衣帽間的瞬間,仿佛被《破產姐妹》裡的Max附身瞭。
真的很想問一句:你傢連衣服都有大房子住嗎?

金姐這個巨大的衣帽倉庫,裡面都是她些年來穿過,而且已經閑置的舊衣服和舊鞋子。
整整3萬件!

不過關註歐美圈的姐妹一定記得,這已經不是金姐第一次扔衣服瞭。
當年和侃爺結婚的時候,為瞭迎合侃爺的審美風格,金姐就清空過一次衣帽間。

所以金姐這次清空衣帽間,雖然說是為瞭清空時尚回憶、重建衣服堡壘…
但很多網友並不吃她這一套,表示:這就是妥妥的浪費,必須譴責!



也引起瞭一些環保主義者的不滿。
甚至,連她今年夏天被政府點名通報浪費水的事,也一起被挖墳瞭。

23w加侖的水是什麼概念呢?大不多等於878噸…
一個月用瞭878噸的水,卡戴珊是在傢裡養鯨魚瞭嗎?

不過說到環境資源的浪費和保護,不知道大傢有沒有關註,近年來備受全球關註的塑料污染。
前幾天,大人還在看到一條微博說:科學傢首次在人類血液中發現瞭微塑料顆粒。
順便還cue到瞭經常吃外賣、喝瓶裝水的我們…

看完簡直整個人都不好瞭,這讓不會下廚的人咋整?逼上絕路麼…

微塑料到底是啥?
2004年,英國科學傢在《科學》雜志上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
通常認為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薄膜都統稱為微塑料,有的微塑料甚至可達微米乃至納米級,肉眼根本不可見。

它的來源主要可以分為2類:
初級微塑料:由於工業需要,直接生產出微小尺寸的塑料顆粒。比如,具有磨砂功能的化妝品、牙膏、洗滌劑等,都含有一定量的塑料顆粒。
次級微塑料:塑料垃圾進入環境後,由於風與水的機械磨損,以及和光、熱、微生物等化學和生物的降解作用,使尺寸較大的塑料碎裂成尺寸較小的碎屑。

最近,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研究雜志》中的一篇論文中提到:
首次在人體血栓樣本中發現瞭一定數量和不同類型的微塑料和染料顆粒。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人體中檢出微塑料的存在瞭。
之前就有傳言說,我們體內含有微塑料,而且大概率來源於海產品。

但這次研究發現,其實我們身邊常見的瓶裝水、外賣盒可能都是我們體內微塑料的來源。

無處不在的微塑料
據估算,每年會有480~127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而這些流入大海的塑料,因為陽光照射、鹽分、水流沖刷等原因,會被分解成很小很小的碎片。
這些小小的微塑料有可能被魚類、貝類等海洋生物吞食,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我們體內。

而且微塑料的來源不僅僅於此。
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牙膏、洗面奶、沐浴露、洗滌劑等,其實都是含有塑微粒的。
它們順著下水道進入污水處理工廠,但由於體積太小,所以無法被過濾裝置阻攔,最終回到我們人體內。

甚至,連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也是人體微塑料的重要來源之一。
看看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標簽上有沒有寫著“聚酯纖維”,其實它也是塑料的一種。

比如秋冬季節大傢很愛的搖粒絨,通常是由回收塑料制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纖維成分。
每當清洗聚酯、聚酰胺和氨綸纖維等材料制成的衣物時,就會掉落約70萬根微纖維。

還有我們經常使用的一次性水杯。
2021年,來自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就發現,將85~90攝氏度的純水放入一次性紙杯15分鐘內,杯子就會向飲品中釋放大約102億個亞微米的塑料微粒。

更可怕的是,很多食品也含有微塑料,比如罐頭、啤酒、口香糖、礦泉水、食用鹽以及外賣食品等。
以及目前我們大量使用的口罩,都屬於難降解的塑料。

2019年《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篇論文,曾估算出人類每年攝入的微塑料量高達3.9~5.2萬顆。
而今年,奧地利學者更新瞭這項數據:每人每年會攝入近10萬個微塑料和納米塑料顆粒。
如果是愛喝瓶裝水的人,每年攝入的微塑料量甚至高達21.1萬顆。

微塑料對人體到底有多大傷害?
提到微塑料,就不得不談到塑化劑。
塑化劑對人的毒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對於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都有一定傷害。

人體攝入這些微塑料,首先遭殃的就是腸胃,微塑料會對消化道造成損傷,還會加劇腸道炎癥。
隨後一部分微塑料會隨血液循環進入全身各個器官,引發細胞損傷和其他炎癥。

另外,它們還會擾亂人體的內分泌系統,讓內分泌失調,各種代謝病也會隨之而來。
甚至,其中常見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還有可能引發成年男性肺功能衰退、糖尿病以及甲狀腺功能衰退。

除瞭自身可能帶有的毒性,微塑料更是污染物的載體,和一些有毒重金屬,比如鈀、鉻和鎘等如影隨形。

而且,已經有研究發現:
由於微塑料的顆粒十分細小,直徑范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不等。
當這些塑料碎片小於10微米時,就能穿透細胞膜滲透到人體的內環境當中,且沒有辦法通過代謝排出人體。
甚至,研究還發現人類的胎盤也可以傳遞微塑料,這也意味著懷孕的母親攝入的微塑料,也可以進入到嬰兒的體內。

怎麼才能少吃點塑料?
如今,叫外賣、喝瓶裝水幾乎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情。
而這些一次性餐盒、塑料瓶子、塑料包裝,其實都會產生一定的微塑料。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弗裡多尼亞分校研究團隊在9個不同國傢的19個地點,購買瞭11個品牌的瓶裝水。
發現93%的瓶裝水中都檢測出瞭塑料微粒的污染,並且污染水平是自來水中的2倍。

瓶裝水中的塑料微粒
而這恰巧驗證瞭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的調查結論:
他們通過化驗中國11個省市參與者的糞便樣本發現,經常喝瓶裝水、吃外賣食品以及經常暴露在粉塵環境中的人,糞便中檢測出的微塑料更多。

雖然,塑料早已滲透到瞭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瞭難以替代的日用品。
但很多環保主義者已經意識到瞭塑料濫用的問題,豆瓣上就有不少環保小組,不斷地分享環保經驗,以及不定期組織撿垃圾活動。
甚至有些店鋪也模仿起瞭海外的bulk store,開起瞭無塑料包裝超市。

可能很多小夥伴看到這裡,都會擔心:外賣還能不能吃?瓶裝水還能不能喝?
其實我們都明白,一棒子打死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如果想要遠離微塑料“侵入”人體,我們首先要盡量避免吃塑料包裝的食品,多用玻璃或陶瓷容器裝食物。

如果無法避免,可以考慮在辦公室或者包裡準備一副自己的筷子,減少不必要的塑料接觸。
比如,現在很多咖啡店、奶茶店都推出瞭自帶杯減現的優惠活動。還有一些便利店、飯店也開始提供可降解餐盒。

其次要註意少穿“聚酯纖維”的衣服。
經常穿這種含有大量塑料纖維成分的衣服,在穿脫衣物和換洗時,都很容易將這些微塑料吸入體內。

最後,大傢日常出門購物時,還可以帶上環保塑料袋或者帆佈袋,減少塑料袋的使用。
在一些無法替代塑料的情況下,記得在丟棄時做好垃圾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