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顯微鏡, 這套書就能帶你看不一樣的微觀世界
如果說最能打動孩子的畫面,我想應該是微觀鏡頭下五彩斑斕的世界吧,自從帶孩子看瞭《綠色星球》,孩子就對平常看不見的事物抱有很大的好奇心,有時候是一片飄落的樹葉,有時候是偶遇的小蝸牛,總能讓其停住腳步去觀察。

我也很喜歡陪著孩子看這些微小的生物,因為當你越去瞭解這個微觀世界裡,就越會發現所有的生物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閃閃發光、努力生存著,就像有人說的,一朵花可能一生看不到完整的四季,卻依舊綻放自己的魅力,這樣的畫面大抵是最治愈人心的。
佛說一花一世界,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本就是一脈相承的,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在顯微鏡的加持下可以透過微觀世界來重新認識我們習以為常的宏觀世界,可是光看還不夠,還需要有專業人士的科普講述,這樣才能讓大人和孩子體會到微觀世界的美妙之處。

這不,最近有一套微觀世界的熱賣圖書吸引瞭很多熱愛生物熱愛微觀世界人群的關註,就連小朋友讀完都樂在其中,這套書就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資深編輯,初中和高中生物學教材核心作者吳成軍老師主編,名校生物教師合力打造的《微觀星球 顯微鏡下的奇妙世界》。
在書中,吳成軍老師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入手,分生活篇、細胞篇、植物篇和動物篇共4個類別來講述瞭59個囊括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的主題知識,同時書中精心篩選的案例配上近1000幅的原創顯微鏡實拍圖,在真實微觀世界科學之美的同時,也帶來一場驚艷的視覺盛宴。
在《生活篇》中,作者緊密聯系我們日常接觸的微觀世界,比如公園的小池塘裡的各種水生植物就是一個小型的世界。還有我們日常吃的食鹽、糖、味精,他們的真實形狀是怎樣的?還有孩子最喜歡的雪花,在肉眼可見的下大多數都是精致的六角形,那麼一片雪花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本書裡都會一一給你揭曉答案。

在《細胞篇》中,作者給我們介紹瞭植物和動物的細胞結構和功能,以及與環境相互適應的自然法則。在這裡你會看到各種水果的外果皮細胞的不同,也就知曉L 為什麼檸檬可以長時間存儲都不會壞,還有為什麼桃子等表面有很多表皮1毛。當然最有意思的,你會知曉植物的細胞是不是像木頭人一樣不會動?

在《植物篇》中,主要介紹瞭植物的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結構,這也是孩子最喜歡的一本,因為以前孩子總以為植物是不會思考的,但是看完這冊書才發現,原來植物也會像人類一樣有自己的想法,也充滿智慧。比如仙人掌的刺原來是為瞭減少水分流失而瘦身的結果。含羞草會害羞的原因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通過收攏葉子來避免狂風暴雨的傷害。還有捕蠅草,它完全就是一個守株待兔的捕獵者,通過分泌的蜜汁吸引昆蟲的到訪然後關起門來絕殺。

話說在微觀的視角下,你會發現植物的生存戰術真是太奇妙且精密啊,完全比宮鬥劇還精彩。
在《動物篇》中,作者從微觀的角度講述瞭動物的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過程。在這裡,你會知曉蝴蝶翅膀上絢爛多彩的的顏色和花紋從何而來,也會知曉各種動物的生存神器是什麼,還有為什麼看到叮咬人的武力值卻很難打到它,這可與蚊子復雜的復眼有關。

書中微觀的美景讓人大開眼界,流連忘返,同時那些有趣的學科知識也能激發對微觀世界的好奇心。相信在看完這套《微觀星球 顯微鏡下的奇妙世界》,見識到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後,每個人的世界觀和生命觀也會變得不一樣,也會對生命本身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更加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