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種動物和你傾訴一地雞毛的生活, 讓你走進它們真實的內心世界
河馬是馬嗎?
章魚和鱷魚是魚類嗎?
海馬真的是海馬爸爸生的嗎?
鯨魚是產卵生小寶寶的嗎?
蝙蝠的寶寶是蛋孵化的嗎?
對於這些奇奇怪怪的知識,你是不是特別疑惑,平常大傢都覺得對這些動物很熟悉瞭,結果卻發現自己一點都不瞭解。傢裡的小朋友最近對這些動物冷知識特別感興趣,於是入手瞭一套《動物腦瓜裡裝的都是啥》。

剛開始看到書名就很疑惑,話說我們連自己腦袋裝的是啥都沒研究透,怎麼能知道動物腦袋裝的是啥呢?翻閱後才知曉,這套書是以搞笑方式介紹57種動物奇葩行為背後的科普知識。
在書中,法國著名科普作傢瑪麗昂·蒙泰涅賦予每種動物一個萌趣的性格,用擬人化的方式讓其開口傾訴自己的煩惱、分享自己的日常,甚至偷偷告訴讀者一些不為之人知的小秘密,它們仿佛是我們身邊的朋友一樣,和我們聊天分享自己的點點滴滴,然後一起走進它們最真實的內心世界;另外作者還用漫畫的形式為每個動物都量身打造一個爆笑的故事,並把動物知識精排其中,同時用細膩的筆觸將這些動物的表情及小動作栩栩如生的展示給讀者,讓其在故事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其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爆笑對話中輕而易舉的記住瞭硬核的科普知識。
比如平常我們看到蚊子總是很厭惡,但看完對蚊子的介紹,估計很多讀者會對吸血的蚊子產生瞭同情心。

首先科普一個小知識,隻有母蚊子才吸血。母蚊子每天兢兢業業地幹活,傢裡的公蚊子卻到處花天酒地,整天一副花枝招展的樣子。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在水面產卵,公蚊子還在遊樂場玩得不亦樂乎。好不容易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傢,他還問帶蜂蜜回來沒?。試問碰到這樣的丈夫,誰還能整天樂呵呵的,所以怪不得母蚊子總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話說看完這我深深地被共情到,甚至產生“不就是吸點血嘛,就當獻血瞭”的想法,不過悲傷的情緒很快就過去瞭,因為在產婆蟾身上找回瞭快樂。

產婆蟾要當爸爸瞭,可是他卻不高興。因為對於他們傢族而言,妻子產完卵後由爸爸負責孵卵,也就是說整整三個月,產婆蟾都要把未出生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帶在身上,活脫脫地母親十月懷胎一樣。等孩子好不容易出生瞭,你以為解脫瞭,產婆蟾和寶媽一樣又要開啟帶娃之路,遇到坑爹的,還得被娃媽媽像孫子一樣訓,簡直就一入婚姻深似海,從此帶娃無止境。
話說看到產婆蟾憂傷的表情我竟然不厚道地笑瞭:要是人類也是如此該多好啊,估計離婚率都能下降不少。
書中這樣有趣的知識很多,每一種動物都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跳在讀者面前訴說自己一地雞毛的生活,讓讀者爆笑的同時也得到治愈。
比如有一種動物考瞭0分也不會有人嘲笑它笨,因為它本來就沒有腦子,這種動物就是全身透明的水母,不過我發現水母還挺長壽的,讓我一度覺得少動腦是不是它們長壽的秘訣。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貓和狗打架,很多人都覺得是不是種族不同所以相互攻擊,可事實上是我們把它們的格局想得太大瞭,它們打架完全就是因為肢體語言不通,無法正常交流。比如狗狗搖尾巴是表示友好,而貓貓卻覺得對方想要攻擊自己。
還有一種遭全體動物嫌棄的鴨嘴獸,想到它會下蛋,就和母雞放在一起,結果這貨當著母雞的面給小寶寶喂奶;想著他和矮腳馬一樣矮小,讓倆動物成為鄰居,結果打個招呼的功夫,它腳上可以分泌毒液的尖刺就把矮腳馬弄得奄奄一息;想著他名字中有“鴨”,就讓其和鴨子一起,結果這貨會潛水直接把食物搶走瞭,惹得鴨子大喊“抓小偷”;想著他有遊泳天賦就讓其和河貍在一起,結果河貍嫌棄它不會啃樹。就這樣動物們紛紛抗議,想要驅逐它。
哎,有時候太獨具一格也是一種負擔啊,隻能用這句話來形容鴨嘴獸瞭。

或許很多人看完這些冷門知識也會有疑惑,它們是真實可靠的嗎,為啥和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不同呢?事實上這套書是由動物專傢聯合審定的,國傢動物博物館副館長張勁碩在推薦這套書時說道:
“動物世界,千奇百怪,你以為的,未必是“你以為的”。之於動物諸多信息或知識,我們習以為常,卻可能本末倒置、紕漏百出。”
所謂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大抵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除瞭上述這些有趣的知識外,文末還有搞笑的“腦瓜杯”動物知識競賽,可以讓孩子在玩一玩的同時檢測知識學到瞭沒,話說我傢孩子的得分比我還高,真得讓我出乎意料。

另外隨書還有一份《動物科普檔案冊冊》,用簡短的語言把書中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拓展,更加深入地為讀者揭秘瞭57種動物的生存絕技,保證讓每個讀者都驚掉下巴,從此愛上動物世界。
很多人都煩惱為啥自己的孩子不愛看書,其實我想說的是,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愛看書,孩子愛看書隻不過是選對瞭書籍而已,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體驗下閱讀的樂趣,不妨看看這本想象力爆棚的《動物腦瓜裡裝的都是啥》,Q版的爆笑漫畫配上幽默的文風,絕對讓孩子欲罷不能、情不自禁地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