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以物易物:一瓶可樂換萬物,蔥薑蒜成硬通貨
關鍵時刻,傢裡的貓還可以交換出去陪玩,能幫你換到3個橙子。
在搶不到菜,團購也遲遲未到的魔幻場景下,上海的年輕人都換到瞭些什麼?
Lucy,媒體人
我們小區以物換物的風潮,算是我開的頭。?我平時屬於一天沒吃到辣,就像一天的飯都白吃瞭一樣,所以非常非常需要青椒。?為瞭提高效率,我直接在小區群裡把“底牌”亮出來瞭:
很快就跟鄰居們換到瞭10多個青椒,足夠吃好幾天。?就此,我開啟瞭以物換物的道路。
目前為止,我換瞭4次東西。
4月6日晚:跟對門的年輕夫婦換瞭點生抽。他們本來要直接給我,但是我執意用3根烤腸換,想著他們的小兒子應該喜歡。
4月7日白天:用兩包袋裝奶茶跟群友換瞭袋料酒。
4月8日白天:和一個帶兒子在傢的媽媽,換瞭青椒和番茄。這位媽媽還想送我自己做的醬油肉,我讓他們自己留著,因為還要封多久大傢都不知道。
她說:“沒關系,我和兒子胃口也不算大。你一個人身在異鄉的,要好好照顧自己呀。”
結果我最後收到的,是比團購套餐還豐富的贈菜。
換青椒時,我順便用1瓶老抽和5個雞蛋,和另一個鄰居換瞭一小塊肉。
4月8日晚上:我分別和5個人互換瞭物品——
1、3袋牛排換瞭8片蒸汽眼罩
2、7片面膜換瞭一盒12片蒸汽眼罩
3、3袋螺螄粉換瞭1袋紫燕百味雞鳳爪
4、奶酪棒方便面小餅幹換1袋肉皮三鮮預制菜
5、5袋牛排、香腸臘肉烤腸、3袋螺螄粉、1個花菜、1個蘿卜、1個包心菜、2個土豆,換瞭3盒+7片蒸汽眼罩。
除瞭以物換物,我還需要盯著團購的群。稍不小心錯過瞭接龍,就會痛失團購名額。?我前幾天撿漏瞭一個別人放棄的水果團購名額,終於續上瞭水果。放在冰箱裡供著的、每天看兩眼望梅止渴的蘋果和橙子,終於敢吃瞭。
你從前可以相信,自己一個成年人,已工作、能掙錢、會做飯,在21世紀外賣便利店極其發達的超一線城市,怎麼也不可能餓著。
經歷這幾天後,你唯一能相信的,隻有自己手裡擁有的東西。冰箱裡的蔬菜、肉、水果、牛奶,才是唯一的安全感。
Lucy記錄的“戰略儲備”
但還是很感動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善意。
我以前還覺得我們這裡挺偏挺遠的,年輕人都不願意住。現在我要說:
我們小區人間值得!
大喜,市場營銷
我們小區現在以物換物的“物價”是:
1瓶可口可樂=1/2瓣大蒜=5支香煙;
1瓶醬油=6個雞蛋;
1個梨?/蘋果=10元左右等價物品。
我昨天是用一棵杭白菜換到瞭面粉,全部拿來做瞭8個韭菜盒子。
好久沒吃這麼熱乎紮實的碳水瞭。在此之前,我冰箱裡隻剩這些一目瞭然的東西,能維持7天吧。
啤酒是過期的,我也喝,因為這是目前我除瞭自來水之外唯一可以飲用的東西。?畢竟,我看到某位上海的頂流博主,現在也隻能吃發芽的土豆。
為瞭能撐過7天,每天吃的量要嚴格控制。所以我現在一天隻吃兩頓或1.5頓:
第一頓“brunch”,一般在12點以後吃,以速凍食品為主。
然後就剩晚飯瞭。晚上會做點簡單的飯菜。?晚上會餓的,但忍忍也就睡覺瞭。
搶菜我已經放棄瞭,靠小區團購生活。但團購最近也停瞭,我比較幸運,在團購取消的前一天團到瞭一袋大米。?目前最缺的是水果和綠葉菜。沒有維生素,嘴裡開始起潰瘍瞭。
我還算好。一些有孩子的傢裡沒奶粉,沒紙尿褲;女孩兒沒有衛生巾。這些東西目前很難團購上,不知道該怎麼辦。
阿達,市場營銷
我們這棟樓很多年輕人平時不做飯,自然也不會囤東西。所以我就借出去瞭幾個炒菜鍋、幾個碗還有幾把刀。
調料大傢平時也不會囤,但我買東西喜歡買大份,所以像油鹽醬醋、廚房紙、洗潔精這些,我都挨個給大傢勻一點。
別人支援我的都是煙、酒和咖啡。我從3月初就被封瞭,煙和酒的存貨早就不夠瞭,非必需品又很難買,隻能在樓裡跟大傢借。
小紅書博主用火鍋底料換到的紅酒
我以前抽煙喝酒其實都挺挑的。喝酒隻喝精釀,從來不喝什麼水啤或者太便宜的紅酒。抽煙也隻抽固定的牌子。?但到瞭現在,還能挑什麼?大傢給我什麼我就收什麼。
我以前喝咖啡也從來都是買新鮮的,連凍幹粉都不喝。現在每天早上喝別人給我的雜牌速溶。?但這些無論如何是沒辦法戒掉的。
現在居傢辦公,我經常半夜一兩點才能收工,工作壓力非常大。?然後你還要想著搶菜。晚上12點左右要把菜放入購物車,早上6點要起來玩命刷新,通常又陪跑搶不到。
這意味著你永遠都是晚睡早起,還買不到菜,還要工作,整個人非常焦慮。沒有煙酒咖啡,一個人根本扛不下來。
小紅書博主用速溶咖啡換大蒜
我傢裡養貓,但我們傢已經快沒水瞭。所以現在僅剩的一點點純凈水我讓貓喝,自己喝自來水,用壺燒開瞭消消毒。
今天我就吃瞭一點意面、一點包菜和一點凍雞肉——怎麼辦呢,隻能說還好我在刷脂期。
TT,國企會計
昨天是我以物易物的第3波,我用1顆薑,換到瞭1根大蔥和1杯生抽。
前面幾天,我用兩斤大米,換瞭兩袋酵母粉。蒸瞭饅頭和包子,也送給瞭周圍鄰居。?還有用一盒牛奶換到瞭打火機。洗潔精我本來是送給鄰居的,結果她偷偷在我傢門口放瞭盒拼圖作為回禮。
有一傢要換我的土豆,還沒來得及交易。我昨天剛收到瞭第3輪物資,加上這次來的菜,我已經囤瞭16個土豆瞭,十分“富有”。
除瞭以物易物,這些天我還收到瞭鄰居們送的貓砂、香腸,甚至還有防曬霜。
很多時候大傢都沒想著要換什麼,自己有什麼就都給出去。
鄰居送的貓砂和貓糧
今天我傢燃氣爐打不著火瞭,小區裡的群友群策群力,有一位讓老公給我送來瞭一節1號電池,再加上打火機,總算吃上瞭飯。?平時跟鄰居們沒有多少交往,但在這個時候,看著那些用樓號房號作代稱的鄰居們,突然感覺到這種原始社會的交流方式,也挺好。
從上周開始,很多身在北京的人也開始加入搶菜,想為上海的朋友們做點什麼。?我連續兩天上鬧鐘5:30起床。上海的朋友自己搶饅頭和面包,我在北京幫搶蔬菜和水果(以及一根大蔥)。據說這樣能分擔搶菜壓力,成功率更高。?然而,頻繁忙線的app告訴我,我連初賽圈都進不去。
這還隻是兩個早上。他們的焦慮,我隻體會到瞭萬分之一。
但上海朋友們的述說都帶著克制。他們總說,我還好,還有更多人比我更難。
在朋友圈裡,預產期還有3天的懷孕媽媽,成為瞭團長。臨去醫院前,還在和團友交接團菜信息。?有朋友收到瞭蔬菜包物資,其中有一袋“樓外樓”的幹菜燜肉,想來是來自杭州的馳援。
還有來自福建的大禮包,裡面有熟悉的“沙縣小吃”。
有上海的朋友把切下來的蘿卜根泡在水裡水培,能不能種出來不知道,但是個安慰。
她說,那些發芽的蔬菜很像房間裡新來的朋友,是被隔瞭一扇門的春天。
群友分享疫情前泡出來的土豆花
所有的普通人都在盡自己所能,向“附近”釋放善意,與那些熟悉的陌生人,相守相助。?等大傢解封瞭,可以再和那些艱難時刻交換過東西的鄰居們,重新好好認識一下。
走出傢門,跟他們認真地說一聲:儂好呀。
評論區聊聊:上海的朋友,你們換到瞭啥?
作者?阿聯圖片互聯網、受訪者供圖